市政府副市长 李秀芝
(2012年4月20日)
同志们:
这次全市双拥工作表彰大会的主要任务是,总结近几年来全市双拥工作经验,表彰奖励双拥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安排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双拥工作任务。一会儿,市委副书记、市政法委书记师铎同志和军分区政委任通运同志还要做重要讲话,请大家深刻领会,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按照会议安排,受市双拥工作领导小组的委托,我讲两个方面的意见:
一、四年来全市双拥工作的回顾
2007年以来,全市双拥工作在市委、市政府和通辽军分区的高度重视下,以再创全国双拥模范城,实现“三连冠”为目标,坚持在内容上求创新,在形式上求突破,在标准上求提高,重实效、办实事、出亮点,军地双方共同努力推进双拥共建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有力地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和部队战斗力的提高,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新型军政军民关系。在去年自治区召开的双拥模范城(旗县)命名表彰大会上,通辽市、扎鲁特旗、奈曼旗、库伦旗、霍林郭勒市被自治区命名为双拥模范城(旗县),军地双方5个单位、6名个人分别被评为双拥模范先进单位和个人。在今年国家双拥模范城命名表彰大会上,我市再次被命名为全国双拥模范城,实现了“三连冠”的目标。
(一)领导重视,各项政策法规落到实处
市委、市政府和通辽军分区坚持把双拥工作纳入党政军领导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部队建设的总体规划,纳入党委班子任期目标和年度考核责任制,形成了党政军“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部门共同抓的良好工作格局。
一是市领导积极参加双拥活动。每年“八一”、春节等重大节日期间,市几大班子主要领导都亲自带队,分赴各旗县市区对驻军部队和重点优抚对象进行走访慰问。历任市委书记、政府市长不仅亲自参加部队组织的各项军事活动,还及时研究解决驻军部队需要地方帮助解决的重大问题。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经常带领检查组,深入各旗县市区和部队,面对面了解官兵关心的问题。尤其是在今年春节前夕,自治区党委常委、市委书记杜梓同志带队专门赶赴盘锦市,代表自治区党委、政府对为我市维稳工作作出贡献的117师进行慰问。通辽军分区领导定期主持召开驻市军警部队协调会,组织军警部队官兵和民兵预备役人员为通辽经济发展及社会稳定做贡献。
二是严格落实各项优抚安置政策。在认真落实国家和自治区双拥政策法规的同时,制定出台了《通辽市2008—2011年双拥工作规划》、《双拥工作考核目标管理办法》、《通辽市拥军优属规定》和《驻通辽市军警部队拥政爱民规定》等政策规定,进一步提升了全市双拥工作的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水平。全市有6000多名重点优抚对象纳入了相应的医疗保障体系,8个旗县市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全部建立了优抚对象医疗保障“一站式”服务系统。按照重点优抚对象的不同类别,分别发放了门诊补助费。全市优抚对象都按照国家和自治区规定标准及时足额兑现了抚恤补助金,并坚持落实了重点优抚对象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在乡老复员军人补助标准由2006年的每人每年2240元增加到2010年的5300元,有的旗县达到了7100元。全市在乡老复员军人全部纳入了城乡低保范畴,重点优抚对象的生活难、医疗难和住房难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组织部、人社局和编办等部门克服困难、拓宽安置渠道,完成军转干部安置68人。采取指令性计划安置与自谋职业相结合的办法,共安置城镇退役士兵1418人。为提高退役士兵创业、就业本领,举办了免费职业技能外出培训和汽车驾驶培训班等,均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三是不断提高服务保障水平。几年来,市军供站为过往13万多名部队官兵提供了较高质量的餐饮保障,得到广大官兵的好评,并先后被授予“军供工作正规化建设先进单位”、 “军供工作先进单位”、“十佳拥军模范窗口”等荣誉称号。市复员退伍军人精神病院共医治患者1500多人次,好转率达75%以上,被通辽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评为“三星级文明单位”。通辽军休所通过维修改造住房、为军休干部定期检查身体、过生日等形式,不断提高军休干部的居住条件和生活质量,顺利通过了自治区“和谐军休家园,和谐军休家庭”检查验收,并受到民政部表彰。
(二)军民共建,双拥工作成效显著
各级党委、政府坚持为部队办实事解难题。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坚持以基层为重点,经常组织开展拥军优属活动,各级党委每年至少召开1次议军会议。2007年以来,全市各级财政累计投入资金近2亿元,支持并配合部队完成军事训练、战备执勤、国防施工、营房建设和信息化建设等任务。各级党委、政府向驻市军警部队发放慰问金和慰问品折合人民币600余万元。在“使命行动—2010A”跨区机动演习公路参演部队途经通辽时,市党政军主要领导亲临一线慰问参演部队官兵,并送去慰问品价值10万元。几年来,科尔沁区先后拔出专款500多万元,并减免各项费用支持帮助驻军部队和人武部建设。及时组织各镇苏木、街道在明显地段和社区设立双拥宣传标语400多条,建立了19条双拥国防宣传教育巷。霍林郭勒市先后投入3000多万元用于部队建设。建成了集国防教育、德育教育、民兵训练于一体的高标准综合性民兵训练基地。开鲁县把全县在乡老复员军人的年定补标准提高到8500元,年低保补助标准达5040元,老复员军人建房每户补助5000元,保证了优抚对象的合法权益。科左中旗投入资金80余万元对旗内7座革命烈士纪念碑进行了全面维修。科左后旗为驻旗部队投入经费570余万元,解决部队官兵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下拔220余万元解决重点优抚对象“三难问题”。库伦旗克服安置难度大的实际困难,一次性安置城镇退役士兵58名,转业士官3名,全部安置到事业单位。奈曼旗投资150万元在新城区建立了“双拥广场”,投资100多万元,建成了全区首家综合性荣军医院。扎鲁特旗积极采取措施,安置城镇退役士兵81人,在大型民营企业安置农村牧区退役士兵370人,安置随军家属6人,安置率达100%。开发区积极为自谋职业的退役士兵免费进行岗前培训,为有创业愿望的退役士兵优先安排创业场地并免费提供创业摊位,优先提供小额贷款、创业指导和后续服务。此外,全市各行各业都对军人和优抚对象给予特殊照顾,各旅游景点、停车场对军人军车实行免费,各大医院设立了军人和优抚对象优先窗口,各火车站、汽车站军人优先购票并设立了专门候车室,卫生部门为驻地部队官兵提供免费体检,教育部门妥善解决了130多名部队官兵子女入学、入托、转学等问题;相关部门还重点解决了驻通辽地区两地分居的现役军官家属工作调动问题;在全市范围内广泛开展了“援建军营图书室,共建学习型军营”系列活动,为军警部队送书6000多册,培训官兵1200多人,提高了部队官兵的文化素质和科技练兵水平。2008年初全市组织召开了双拥工作表彰大会,隆重表彰了双拥工作先进单位、先进个人、“拥军模范企业”、“拥军模范窗口”和“拥军模范社区”。2010年“八一”期间,市妇联、通辽军分区政治部、市双拥办隆重举行了第二届“好军嫂”和“模范兵妈妈”评选表彰大会,进一步融洽了军地双方关系。
各军警部队积极为地方经济建设做贡献。一是积极开展“双培双带”活动。通辽军分区紧紧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坚持由“输血式”帮扶向“造血式”帮带转变,组织全市广大复退军人广泛开展“双培双带”活动,先后帮助2800多名复转军人摆脱贫困,培养出200多个致富典型和400多名村干部,带领1万多户农牧民致富,并将一大批复转军人培养成为农村牧区科技致富的能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带头人。这一做法得到北京军区的充分肯定,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内蒙古军区于2007年9月在通辽召开现场会宣传并推广这一典型经验。2008年,通辽民兵武器装备仓库被北京军区表彰为基层建设先进单位并荣立集体一等功。同时,市委、政府和通辽军分区组织在各旗县市区人武部和民兵预备役人员中启动开展了“民兵号”工程活动,累计种植“民兵林”10万亩。二是出色完成各项急难险重任务。武警通辽市支队在霍林郭勒市利源煤矿矿难事件、自治区六十周年大庆安全保卫任务、远赴赤峰执行奥运火炬传递任务、奥运会维稳工作以及支持锡盟维稳处突中,全体官兵表现出色,圆满完成了任务,受到各级领导和地方党委、政府、人民群众的高度赞扬。公安消防支队自2007年以来,全市接警出动2000余起,出动车辆3000余台次,出动人员1万余人次,成功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确保了无重大火灾事故特别是群死群伤恶性火灾事故发生。通辽森警支队接到小兴安岭伊春市发生特大森林火灾命令后,迅速组织200名官兵奉命扑救森林大火,经历了13天的跨区域增援灭火作战后胜利归队。三是深入开展了国防宣传教育活动。几年来,全市各国防教育展厅、基地接待参观者10万余人次,各军警部队派出800多名官兵组织学生军训8.2万人次,讲授国防教育课400多场次。每年“八一”期间,各军警部队都组织开展国防教育主题实践活动,增强了与会人员的忧患意识和国防观念。同时,驻市军警部队官兵积极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几年来驻市军警部队为全市科技扶贫、智力扶贫、生态扶贫、项目扶贫捐款达百万余元。
(三)广泛宣传,双拥舆论氛围浓厚
以《兵役法》和《退役士兵安置条例》颁布实施为契机,加大了宣传力度,各地各部门普遍建立了以新闻宣传部门为主力军,以国防教育展厅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主阵地,以党校和学校为主课堂,以干部群众、民兵和学生为主要对象的较为完整的双拥宣传和国防教育体系。全市各级国教办及相关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利用国防教育展厅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根据形势及时更新教育内容、变换教育手段、突出教育效果。同时搞好硬件建设,提高展厅的档次,对各旗县市区的20多个烈士纪念馆、纪念碑、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行了修缮,在主城区和各旗县市区、苏木镇、街道办事处都加强了户外双拥广告宣传。每年结合“八一”建军节,积极开展军地文体活动,举办了七届“双拥杯”篮球赛和大型双拥文艺晚会,受到了广大官兵的欢迎。军地双方在各级报刊和网络发表关于通辽市双拥工作的文章500多篇(幅),编写双拥简报50余期。及时开通了《通辽双拥网》,双拥宣传工作走在了自治区前列,有效地扩大了我市双拥工作在全区和全国的影响。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双拥工作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和不足。一是个别单位对双拥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人力、物力、财力上投入不多,双拥标志数量较少,更新不够及时,设置不够明显,双拥宣传氛围还不够浓厚;二是个别成员单位双拥联络员工作积极性不高,上报情况不够及时准确,档案资料管理不规范;三是军地在探索军民融合式发展方面创新不够,研究解决新情况新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并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加以改进。
二、当前和今后四年全市双拥工作安排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双拥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四连冠”为目标,紧紧围绕全市开放转型创业富民的大局和驻市部队现代化建设大局,积极探索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新路子,不断加强军政军民团结,实现服务国防建设和地方经济发展的双赢。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双拥工作机制
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各部门和驻市各军警部队要高度重视双拥工作,进一步落实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部门协同抓的领导机制,通力协作,密切配合,及时召开会议研究解决驻市部队的困难和问题。双拥工作领导小组要认真履行组织、协调和指导职责,及时召开年度会议和军地协调会议,落实定期走访、信息通报等制度,及时沟通军地关系,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市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积极发挥职能作用,结合实际每年办几件实事,着力解决双拥工作中遇到的热点难点问题。各旗县市区要关心和支持双拥办的建设,按照国家和自治区双拥模范城评选标准,配齐配强专职工作人员,把春节、“八一”期间走访慰问部队和双拥办公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完善军地合署办公制度,使双拥办成为业务素质精、协调能力强、办事效率高的办事机构。
(二)强化舆论宣传,提高军民的双拥意识
各旗县市区要继续把国防教育和双拥宣传纳入全民教育体系,列入工作计划,合理布置,统筹安排。一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重大节日要开设专刊、专栏系列报道,办好双拥简报,丰富网站内容。要深入学习贯彻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命名暨双拥模范单位和个人表彰大会精神,研究制订推动双拥工作创新发展的规划措施。二要大力开展评先创优活动。围绕迎接党的十八大召开、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广泛开展“赞颂辉煌成就、弘扬光荣传统、军民同心推动科学发展”宣传教育活动。继续开展评选支持国防建设“好军嫂、模范兵妈妈”等活动。三要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充实完善社区国防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设施和功能,不断挖掘新的国防教育资源,开辟新的载体,并及时发现和培养身边的双拥典型。旗县市区团委和教育局要分期分批组织中小学生、青年到驻市部队学习参观,接受国防教育,开展双拥活动。四要深入推广科技文化拥军活动。通过聘专家、办讲座、兴教育、结对子等形式,大力支持和帮助驻军开展科技练兵活动,要在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中推广科技拥军的好经验。要广泛动员共建单位开展科普书籍送军营、科技知识进军营、科技信息到军营活动,帮助部队培养高素质的科技人才,同时加强双拥工作的理论研究和舆论引导。
(三)狠抓法规建设,确保优抚安置政策落到实处
坚持推进依法双拥,使双拥工作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一是各地各部队要认真贯彻国家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退役士兵安置条例》和《军人抚恤优待条例》等法律法规,加大政策宣传力度,确保各项政策规定落到实处,惠及广大军民。要扎实做好转业复员退伍军人培训和安置、随军家属劳动就业、军人子女教育优待等工作,帮助基层官兵排忧解难。二是帮助重点优抚对象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切实维护广大官兵和优抚安置对象的合法权益。要进一步完善抚恤优待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解决好重点优抚对象“三难”问题,建立社会医疗保险、农村合作医疗和大病救助制度,使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三是要充分发挥民营企业在拥军中的作用。在民企私企中建立“双拥联络员”制度,组织民企私企在安置复退军人、军嫂就业,慰问、捐助优抚对象等方面发挥作用,引导他们广泛参与军民共建。
(四)情系部队建设,深入开展拥军优属活动
各地、各部门和各企事业单位要及时制定争创双拥模范先进单位的具体措施,修定和完善创建活动计划,要以基层为重点,经常开展拥军优属活动,注重落实,讲求实效。要大力支持部队建设,每年都要投入一定资金,支持并配合部队完成军事训练、战备执勤、军事科研实验、国防施工和信息化建设等任务。要切实解决好驻地部队生产、生活、训练中遇到的实际困难,有效维护军事设施,平价供应粮油水电等生活必需品,做好部队的后勤保障。要不断拓宽社区拥军的新思路,实现社区拥军的社会化、规范化、制度化,提高社区拥军水平。要把军民共建活动纳入当地精神文明建设总体规划,统一部署,统一安排,统一管理,大力开展军民共建文明城市、文明行业、文明村镇等活动。要把双拥活动作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载体,突出时代感,增强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丰富共建内容,进一步密切军民关系。
(五)发挥部队职能,积极为地方建设建功立业
驻市军警部队要自觉服从和服务于市委、市政府工作大局,在完成以军事斗争准备为龙头的各项任务的同时,充分发挥部队人才、装备、技术、基础设施等方面的资源和优势,积极支持地方重点工程建设,主动承担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中的急难险重任务。要围绕“十二五”规划,突出支持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个重点,广泛开展扶贫帮困、助学兴教、医疗帮扶等活动,支援地方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完善抢险救灾预案,健全军地协作机制,组织参加重大社会和自然灾害事故抢险救援,全力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改革发展成果。大力支持平安建设,加强军警民联防联治,军地共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同志们,新一轮的争创活动对我们的双拥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努力适应新形势,积极探索新思路,不断开创新局面,为实现全国双拥模范城“四连冠”目标,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的新通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